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政务微博政务微信 全国生态环境投诉举报平台 “环境随身带”APP WAP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阅读 繁體 简体
sthjttop.png
单位职责 领导简介
机关处室 直属单位
联系方式
公开指南 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开年报
政府文件 申请反馈
办理指南 在线申报
在线查询 公示中心
信访投诉 民意征集
在线访谈 在线咨询
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 有关文件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全方位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发布日期:2022-07-12      来源: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近日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需要统筹联动、注重整体效果。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意见》部署要求,紧紧抓住“不想”这个根本,全方位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坚持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党员、干部必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理想信念的坍塌是最危险的事情。对党员、干部来说,一旦“总开关”没拧紧,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就会出问题,行为就会变形走样,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会发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干部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从不敢腐到不想腐。”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引领,让我们党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转化为廉洁自律的内在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的理论学习作为一辈子的事情,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用崇高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灯塔,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照亮奋斗之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苦功夫、下真功夫,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坚持用人民情怀鼓舞激励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厚植人民情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外国领导人提问时沉静而坚定地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在总书记心里,“人民”二字分量最重;在党执政理念中,“人民至上”始终如一。各级党组织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了党和人民秉公用权决不徇私,做心存敬畏、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人民公仆。

坚持用英烈楷模引领示范

在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长河中,革命英烈、建设先锋、时代楷模是熠熠生辉的榜样,是前行路上的灯塔。崇尚英烈先锋楷模,最好的方式就是让理想之火不灭,用信念之光照亮自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考察调研都要瞻仰红色革命纪念地,反复强调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革命胜利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为革命胜利流血牺牲的革命英烈,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建设年代、改革时期和新时代廉洁奉公的先锋、楷模,同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深入挖掘、大力宣传革命先辈的廉洁事迹和崇高品格。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党史学习,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在英烈楷模的精神引领和示范激励下,坚定奋斗意志、争当时代标兵,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要坚持用英烈楷模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激励自己,做到严以律己、一身正气,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安逸享受,把榜样力量转化为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永远奋斗的生动实践。

坚持用优秀文化启智润心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实践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基因,已深深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各级党组织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厚培廉洁奉公的文化土壤、文化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从优良革命传统中传承廉洁基因,努力做到廉以律己、无私奉献,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为官清廉、秉公用权的价值追求,带头践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推动形成廉荣贪耻、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从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中汲取持廉守正的文化养分,始终做到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自觉做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模范。

坚持用高尚道德砥砺淬炼

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作用,做人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是必修课。道德境界决定事业格局,人生价值很大程度表现为道德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各级党组织要把政德教育贯穿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培训中,把廉洁要求贯穿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之中,注重察德看廉,既重能力又重品行,既重政绩又重政德,使品德端正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品行低劣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广大党员、干部要注重修好对党忠诚的大德,做到胸怀“国之大者”,做一个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重大考验面前立场坚定、风险挑战面前无所畏惧的共产党人。要坚持修好造福人民的公德,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个一心为民、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共产党人。要持之以恒修好严于自律的品德,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做一个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抵得住各种诱惑的共产党人。

坚持用优良家风陶冶熏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关系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党员、干部成为优良家风的表率,才能为全社会作表率。从这些年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凡是出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普遍存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情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各级党组织要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推动廉洁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广大党员、干部要继承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家风,把坚守信仰、对党忠诚,谨慎用权、不搞特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之中。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把尊老爱幼、妻贤夫安,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家和万事兴等传统家庭美德铭记于心、融入血脉,成为人生宝贵精神财富。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把修身与齐家结合起来,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用良好家风熏陶自己,用严格家教规范亲属,共同培育忠厚传家久、清廉继世长的良好家风。

坚持用纪律规矩规范约束

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任何时候都必须严明党的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我们提出那么多要求,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来落实,光靠觉悟不够,必须有刚性约束、强制推动,这就是纪律。”推进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加强纪律建设,让每名党员、干部主动用纪律规矩约束自己,这是“三不”一体推进的应有之义。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掌握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三会一课”内容,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学习党章,尊崇党章,对照党章,发现与党章不一致的言行,及时纠正改进。要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方面的规章制度。要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把自身学习、工作、生活及思想、作风等各方面都主动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下,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违规违纪违法的高压线。

坚持用反面典型警示警醒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持续努力,反腐败已经形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战略态势,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已经成为常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初步构建起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剖析严重违纪违法干部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各级党组织要强化警示震慑,做到警钟长鸣,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把反面典型作为警示,常思贪欲之害,深刻认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对党的形象的严重危害、对事业发展的重大损害、对个人和家庭的巨大伤害,时刻警示自己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用好反面典型教材,善于把他人违纪违法的深刻教训转化为拒腐防变的训诫教益,及时查找自身在严守纪律规矩方面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任何时候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言行、守得住清白。

以上八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须把每一方面都做到位,构筑起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道德堤坝。理想信念作为政治灵魂,是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投身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情怀体现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竭力量源泉;英烈楷模作为示范引领,是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牺牲的标杆指引;优秀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是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坚守正道的深厚文化底蕴;高尚道德作为立身之本,是党员、干部脱离低俗、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坐标;优良家风注重亲情滋养,是党员、干部让家庭与岗位、社会保持恰当界限又形成良好互动的规则范式;纪律规矩作为底线要求,是对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刚性约束;反面典型形成震慑警示,是对党员、干部持续拉响远离腐败的“警报器”。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意见》要求,全方位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廉洁干事、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联系电话:0531-51798888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3377号,邮编:25010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1596号

鲁ICP备09042362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0000036